据说,困扰人一生的问题只有3个: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此时,一些人选择“求助”外卖软件,困扰也由吃什么迅速变成了吃什么快餐。
近期,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一项研究提出:每增加一个快餐店,每年每10万人就有4人心脏病发作。
当然,这项研究针对的是“洋快餐”,我国消费量并没国外那么大,并且我国快餐品种更丰富,营养情况差别也非常大。
该数据不一定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但也带给我们一些警示——快餐给人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了健康隐患。
权威专家,告诉你洋快餐里的健康危机,并教你快餐的正确打开方式。
快餐店多,心脏病高发
上述研究记录了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区域内的快餐店门店总数,并比较分析快餐店密度与心脏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每增加1家快餐分销店,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4次额外的心脏病发作。
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年龄大小、是否肥胖以及是否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结果都一致。
同样,去年一项来自荷兰的研究也显示:家门口快餐店越多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越大。
研究人员发现,家附近500米内有2家快餐店的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大约增加13%;家附近1000米内至少有5家快餐店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大约增加17%。
注意,上述研究涉及的都是“洋快餐”。
洋快餐,悄悄增加慢病风险
洋快餐可粗略分为三类:
主餐类,包括汉堡包、焙烤食品、炸鸡块、牛肉片、火腿肠等
饮料类,包括果汁、速溶咖啡等
小吃类,如炸薯条、虾片、冰淇淋及其他油炸膨化食品
专家指出,以上大多是高盐、高能量、高脂肪的“三高”食品,蔬菜含量极少,肉的分量过多,营养极其不均衡。
很多人一直抱着侥幸心态,认为又不是天天吃,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而德国波恩大学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却表明,洋快餐能够激活先天免疫,引起机体炎症,作用类似于细菌感染,“加速”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生。
即使恢复了健康的饮食习惯,这种激活作用依旧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快餐为什么健康不起来?
虽然上述研究多指向洋快餐,但无论是洋快餐还是中式快餐,都很难做到完全健康,主要有两点原因。
No.1
餐饮口味要迎合消费者
快餐店要想经营下去,首先就要考虑消费者的喜好,这就使得快餐注定会出现以下问题:
口味重
快餐店要迎合大众口味,将餐食做得“有滋有味”,因此烹饪中往往添加大量食盐、味精、鸡精、各种酱料等,增加食物味道。
油太多
在中式快餐中经常出现的蔬菜,如茄子、土豆等,过油后口感更好。
为让餐食闻起来更香,看起来更油亮、诱人,商家往往使用大量油脂烹调。
精制谷物多
快餐多以精制谷物为主,较少采用口感相对粗糙的粗粮作为主食。
快餐店为保证快速出餐,一般都是提前做好后再加热,而粗粮冷了之后容易变硬,影响口感。
No.2
控制经营成本
食材种类越多,蔬菜比例越大,采购、储藏成本也就越高。
绿叶菜不耐储存,容易变黄腐烂,反复加热后口感下降,因此快餐制作很少选用,而更多选用菜梗、瓜果类、罐头等。
部分快餐店将已经加工好的各种“料包”,简单加热或加工后,便组合成一份餐食。因此,这些快餐店本身无法自主调整餐食中调料的多少。
一顿营养快餐的打开方式
快餐很难做得健康,多吃无益。但如果不得不吃,营养方面也不能太凑合。
一餐需要供应一天中1/3的营养成分,应包括蔬菜、淀粉类主食、富含蛋白质的肉蛋奶或豆制品。
洋快餐:少吃“油炸选项”
走进洋快餐店,无论选什么食品,都不可能吃够一餐所需的蔬菜、粗粮和豆类。
如果一定要吃,最好放弃炸鸡翅、薯条等油炸食品,把饮料换成热红茶、热牛奶,饭后再补充水果,营养方面会略好一些。
中式快餐:要选营养组合
中式快餐和外卖中虽有一些高油高盐食品,如果有健康意识,也能搭配出健康营养餐,如两个素包子,一碗粥,一份凉拌菜;小米粥、紫米粥、玉米粥等能提供杂粮。
胡萝卜海带丝、菠菜花生、金针菇黄瓜丝等凉拌菜,放油量少,属于低脂菜肴。
“韭菜鸡蛋馅饼+豆浆”、“酱牛肉夹烧饼+玉米糊糊+凉拌蔬菜”、“肉菜包子+小馄饨+胡萝卜之类小菜”等组合,从营养角度来说也都有可取之处。
记住“3个一点”
1. 口味淡一点
选择少油、少盐的餐品,避免过分香、咸、辣的菜肴。食物各有其味,保持原味的营养更好。
2. 素菜多一点
根据膳食平衡原则,蔬菜、豆类制品要占总菜量的一半以上,尽量选择蔬菜量更大的餐食。
3. 品种杂一点
选择食材品种更丰富的餐食,尽量保证均衡营养。同时也要注意运动,可佩戴使用动态心电记录仪,根据医生的运动处方进行运动。
电话:400-631-3889
传真:020-66889777
邮箱:js_cyyl@126.com
地址:泰州市药城大道799-2号(数据大厦B幢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