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年初《Current Biology》期刊连发两篇文章,证实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小鼠,轻度摇摆都有助于改善睡眠。更惊喜的是,这一摇晃还可以促进睡眠期间的记忆巩固。(更多精彩内容小越分别放在了公众 号“创越医疗”和美 拍“小越说健康”里了,不要错过哦)
晃着睡,更踏实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Laurence Bayer表示,摇晃会让志愿者更快地入睡,且睡眠时间更长、夜间觉醒次数较少。
早前,Laurence Bayer和团队已经表明,在45分钟的午睡期间,轻微的持续摇摆(0.25 Hz)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入睡并且睡得更好。
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试图探讨“摇摆对于夜间睡眠以及相关脑电波”的影响。他们共招募了18位健康的年轻人(没有睡眠障碍),让他们在实验室“睡了3晚”。最终数据显示,参与者们在摇摆的床上睡得更快。而且,一旦睡着了,他们进入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NREM)的时间更长,睡得更深,醒来的次数更少。在本研究中,18位年轻志愿者在适应了实验室的睡眠环境后,先后在静止床面和摇动床面上完成研究人员对睡眠指标的监测(图1)。
图1. 床面摇动可以延长成人深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舒适度。(图源:仿Perraultet al., 2019, Current Biology 29, 1-10,Feb 4, 2019)
晃着睡,有助于巩固记忆
为了评估摇晃入睡对于记忆的影响,参与者会记忆单词。结果发现,在摇晃中睡觉,醒来后参与者的单词测试完成地更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有节律的摇摆会影响睡眠时的大脑波动(brain oscillations)。
具体而言,持续的摇摆运动会引发一个特定的大脑波动,有助于同步丘脑-皮质网络中的神经活动,在睡眠和记忆巩固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期《Current Biology》刊登的瑞士洛桑大学Paul Franken 团队的论文则首次证实了前庭刺激在摇动诱导小鼠睡眠中的作用。在解剖生理上,前庭系统是动物感知平衡的重要器官,其中的半规管和耳石分别负责感受旋转运动和垂直重力。先前有科学家发现,在母婴互动过程中,前庭刺激可以给予幼体安抚作用,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母亲抱着婴儿轻轻晃动更有助于婴儿入睡(如图2)。
图2. 人耳解剖示意图。前庭系统和耳蜗共同组成内耳。(图源:http://edoctoronline.com)
相信很多人幻想过:“如果睡觉就像关灯那样,手指头轻轻一按,灯就熄了,人就睡着了,那该有多好。”但是睡眠并非招之即来,就如人性总是微妙难测,都有本能在起作用,却难以完全掌控,这也正是它们的迷人之处。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睡眠不良的患者,通常我们会采用药物治疗,如果可以结合非药物治疗,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角度来治疗,效果会更好。
生活中,如果您容易失眠,或者身心容易紧张,不妨来感受,体验一下:
仰卧,平躺在床上,头背部可稍微垫高,与自己平时的睡觉习惯相当,舒适即可,双腿平放,两脚分开约同胯宽,脚尖稍微向回勾,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五指自然分开,手心朝下,掌跟贴在床面上。
想象自己全身放松,静静地躺在水面上,慢慢体会身体躺在水面上的漂浮感。
事实上,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睡眠,在任何压力大的时候尝试这个练习,也可以很好地放松,减压,提高专注力,促成更好的决策。
坚持练习,效果自然就有了。
19年年初《Current Biology》期刊连发两篇文章,证实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小鼠,轻度摇摆都有助于改善睡眠。更惊喜的是,这一摇晃还可以促进睡眠期间的记忆巩固。(更多精彩内容小越分别放在了公众 号“创越医疗”和美 拍“小越说健康”里了,不要错过哦)
晃着睡,更踏实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Laurence Bayer表示,摇晃会让志愿者更快地入睡,且睡眠时间更长、夜间觉醒次数较少。
早前,Laurence Bayer和团队已经表明,在45分钟的午睡期间,轻微的持续摇摆(0.25 Hz)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入睡并且睡得更好。
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试图探讨“摇摆对于夜间睡眠以及相关脑电波”的影响。他们共招募了18位健康的年轻人(没有睡眠障碍),让他们在实验室“睡了3晚”。最终数据显示,参与者们在摇摆的床上睡得更快。而且,一旦睡着了,他们进入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NREM)的时间更长,睡得更深,醒来的次数更少。在本研究中,18位年轻志愿者在适应了实验室的睡眠环境后,先后在静止床面和摇动床面上完成研究人员对睡眠指标的监测(图1)。
图1. 床面摇动可以延长成人深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舒适度。(图源:仿Perraultet al., 2019, Current Biology 29, 1-10,Feb 4, 2019)
晃着睡,有助于巩固记忆
为了评估摇晃入睡对于记忆的影响,参与者会记忆单词。结果发现,在摇晃中睡觉,醒来后参与者的单词测试完成地更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有节律的摇摆会影响睡眠时的大脑波动(brain oscillations)。
具体而言,持续的摇摆运动会引发一个特定的大脑波动,有助于同步丘脑-皮质网络中的神经活动,在睡眠和记忆巩固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期《Current Biology》刊登的瑞士洛桑大学Paul Franken 团队的论文则首次证实了前庭刺激在摇动诱导小鼠睡眠中的作用。在解剖生理上,前庭系统是动物感知平衡的重要器官,其中的半规管和耳石分别负责感受旋转运动和垂直重力。先前有科学家发现,在母婴互动过程中,前庭刺激可以给予幼体安抚作用,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母亲抱着婴儿轻轻晃动更有助于婴儿入睡(如图2)。
图2. 人耳解剖示意图。前庭系统和耳蜗共同组成内耳。(图源:http://edoctoronline.com)
相信很多人幻想过:“如果睡觉就像关灯那样,手指头轻轻一按,灯就熄了,人就睡着了,那该有多好。”但是睡眠并非招之即来,就如人性总是微妙难测,都有本能在起作用,却难以完全掌控,这也正是它们的迷人之处。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睡眠不良的患者,通常我们会采用药物治疗,如果可以结合非药物治疗,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角度来治疗,效果会更好。
生活中,如果您容易失眠,或者身心容易紧张,不妨来感受,体验一下:
仰卧,平躺在床上,头背部可稍微垫高,与自己平时的睡觉习惯相当,舒适即可,双腿平放,两脚分开约同胯宽,脚尖稍微向回勾,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五指自然分开,手心朝下,掌跟贴在床面上。
想象自己全身放松,静静地躺在水面上,慢慢体会身体躺在水面上的漂浮感。
事实上,这个方法不但适用于睡眠,在任何压力大的时候尝试这个练习,也可以很好地放松,减压,提高专注力,促成更好的决策。
坚持练习,效果自然就有了。
电话:400-631-3889
传真:020-66889777
邮箱:js_cyyl@126.com
地址:泰州市药城大道799-2号(数据大厦B幢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