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信息 >
心血管疾病年轻人比老年人难治,世界心脏日重庆医生教护“心”
2019-09-30

  “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是全球头号健康杀手。”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江教授在“世界心脏日”义诊活动上说。

  2019年9月29日是第20个"世界心脏日",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心血管外科主任陈灏对界面重庆表示,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医疗技术也进步了,但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希望大家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保护心脏。”西南医院心内科主任张志辉说。

  那么,日常生活中能为心脏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创造健康的心脏环境,远离心脏病?

  年轻人容易忽视身体“抗议”

  “最近总是心慌、胸闷。”

  “走几步路就喘不来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

  ......

  在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和新桥医院“世界心脏日”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就诊的病患络绎不绝。对于病患们的咨询,医生们一一给予了耐心的检查和解答。

  中山院区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重庆,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一部分是老病号定期会前来就诊外,还有一些新增的患者。陈灏表示,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对于突发心梗的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

  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江介绍,心脏疾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上升非常快,而且已经从老年人逐渐向三四十岁的中青年蔓延。

  界面重庆从新桥医院了解到,现在年轻人得了心血管病,治疗起来往往比老年人更有难度。年轻人对身体发出的“抗议”更容易视而不见,不愿意抽出时间接受正规治疗,久而久之,在某些诱因的刺激下,急性心肌梗死就突然找上门来了。

  “二级预防”对中老年人更重要

  心脏病可防可治疗,而且要趁早。

  “现在已经把介入中心、慢性心血管、微创、康复等综合在一起管理。”重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相关负责人罗羽表示,通过综合管理与社区形成联动,打造一条医院、社区和患者的早治早防治愈链条。

  早防早治体现在心脏疾病的各个阶段,如果目前未患病要预防,医学上称为“一级预防”;已得心脏疾病的更要防止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这是“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对许多中老年隐性心脏疾病患者更为重要。

  同时,也要注意心脏康复工作,包含医疗评估、运动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戒烟处方,改变心脏风险因素。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通过充分的心脏康复降低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血管再住院率18%和心血管死亡风险26%。

  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及高尿酸等,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西南医院心内科主任张志辉呼吁人们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享受一颗健康心脏。心态平和,保护自己的“心”。主要是要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不骄不躁、遇事想得开,保持内心祥和与宁静。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保持健康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