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出现大量的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相关的疑难病症不断增多,如何有效防控我国心血管疾病发展,提高地区整体心律失常诊疗水平,已经成为国民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国内大咖汇聚山城 共谋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新发展
为推动先进诊疗技术的的普及和应用,规范现有诊疗技术,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协作。9月27-28日,重庆医学会第二届心律学论坛暨两江介入心血管病学术年会在重庆市渝中区渝州宾馆锦绣厅隆重举行。
据悉,本次论坛由重庆市医学会、重庆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委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北京、上海、南京、沈阳、杭州、武汉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一流专家汇聚山城,针对目前心律失常研究治疗领域的现状、进展进行全面回顾和讨论,共同探讨交流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新技术及成果。
推动先进诊疗技术发展 重庆市房颤中心联盟正式启动
本次大会现场,重庆市房颤中心联盟正式成立并启动,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博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黄德嘉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黄岚教授担任联盟名誉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殷跃辉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血管内科舒茂琴教授担任联盟主席,重庆市房颤中心联盟联合111家重庆医疗卫生单位,将进一步优化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房颤患者诊疗绿色通道,推动重庆先进诊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医学会名誉会长张玲表示,重庆始终高度重视区域心血管学科建设,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计划要求,贯彻国家医联体建设政策,推动全国心律失常学科发展。
另外,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博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黄德嘉教授表示,据相关统计,我国房颤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大力规范心血管疾病诊疗制度,促进房颤诊疗技术新发展,对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房颤中心专家委员会主席、武汉大学副校长黄从新教授告诉腾讯大渝网健康频道,推进房颤中心建设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一起共同努力,树立房颤全程管理意识,完善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加强对基层和二级医院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优化双向转诊制度,这极大将推动我国房颤诊治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前沿学术论坛讲座 聚焦学科新高度
据了解,本次会议还是展示区域学术水平的重要舞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还围绕电生理基础、起搏器植入技巧、房颤治疗新进展、抗凝新策略、冠心病综合管理、左心耳封堵术的应用、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交流探讨,传递ESC指南更新的要点及热点解读,更将本次论坛推向新的高潮!
电话:400-631-3889
传真:020-66889777
邮箱:js_cyyl@126.com
地址:泰州市药城大道799-2号(数据大厦B幢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