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资讯 >
预防心血管疾病:台大研究,每天吃5公克生大蒜
2019-08-29

  肠道菌生成的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已被发现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成因,台大医学院内科特聘教授吴明贤与台大食科所特聘教授沈立言团队发现,吃下过多的肉碱(carnitine)与胆碱(choline),在胃肠道会被部分肠内菌分解形成三甲胺(trimethylamine, TMA),意即代表吃荤比吃素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研究已取得台美专利,并获刊于国际肠胃医学知名期刊《Gut》,并可使用于健康检查。

  吴明贤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十大死因之一,过往的研究已发现,人若吃下红肉与蛋等含肉碱与胆碱食物,例如牛排,体内肠道菌的排泄物易产生氧化三甲胺。长期累积高浓度的氧化三甲胺,会经血管壁巨噬细胞堆积、促进血小板凝集等机转,导致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台大团队去年成功开发口服肉碱耐量试验,进行肠道菌生成氧化三甲胺的功能性检测。吴明贤提到,肉碱是运动员用于补充肌力的食用物质。研究团队并观察病人服用不同含量的肉碱,每隔24小时检测一次,发现荤食者体内易产生氧化三甲胺,产生机率是素食者的10倍。该研究将氧化三甲胺的浓度分成四个等级,若体内浓度达最高等级6.2%以上,三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率比其他人高。

  吴明贤说,研究团队正与台大医院心臟科合作,将这套口服肉碱耐量试验用于心血管病人的临床研究。未来也将进一步利用药物、益生菌、益生质,甚至益生菌代谢物,开发新一代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

  沈立言说:「You are what you eat」,建议60公斤者每天吃5公克生大蒜,就有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的潜力。若已被检测为易生成氧化三甲胺的体质,还是少吃红肉,才是最佳保健之道。

  该研究由科技部补助,研究成果目前已取得台湾与美国先期专利,并获刊于国际肠胃医学知名期刊《Gut》。科技部表示,目前吴明贤教授团队正与心臟科合作,将实际运用于心血管病人进行临床研究,观察饮食控制对心血管病人肠道菌生成TMAO能力的影响,未来将进一步利用药物、益生菌、益生质,甚至益生菌代谢物,开发新一代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