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防治指南 >
心肌梗塞发作时该如何调养身体?这样做可很好地养护心脏
2019-10-29

  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临床表现有近半数的病人在梗塞前有先兆症状,比如顽固而剧烈的心绞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表现。如果不能及时的抢救,有可能就会危及到生命。当身边有人突发心肌梗塞时,我们该如何及时的处理呢?

  

 

  对于出现先兆症状或无冠心病史突发剧烈的心绞痛患者,特别是当晚上发作时,都必须立即送医救治。护送的途中应该避免颠簸,即刻给病人吸氧、止痛、镇静。当病人的诊断明确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两周之内,病人的日常活动应该由家属帮助完成,绝对严禁自己下床互动,这样做可增加心脏的负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但家属要注意定时给患者擦洗身体及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治褥疮的发生。

  

 

  在饮食上要由稀到干,一周之内一般宜以流质为主;一周之后可改成半流质,比如米粥、面条等,少食多餐;三周后可改为软饭及容易消化的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要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如果患者大便干燥,稍一用力屏气,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且容易造成梗塞。

  

 

  另外,还要防治并发症的出现。心源性休克主要由于梗塞面积较大,剧烈心绞痛、心律失常、左心衰竭使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临床症状可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手足冰冷、血压下降。要及时地安慰并让你情绪,可用热水袋外包毛巾,敷于患者四肢部位。休克纠正情况可注意病人的面色,面色如由白转红,四肢温暖,脉搏规则有力,呼吸平稳,尿量增大,血压肯定回升,休克已经得到纠正;相反则休克未好转,应该立即进行抢救。

  

 

  对于那些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一般卧床2-3周后,病情即可稳定。可以半卧在床上,每日3-4次。数日后如无编号,则可下床坐在床边,每日3-4次,每次半个小时-1个小时,经数日后,便可在室内散步活动。长期卧床因回心血量增加,对心脏恢复不利,且对肠胃蠕动也不利,可引起腹胀及便秘的情况。因此,酌情早期的活动也是有必要的。可佩戴心安康动态心电记录仪,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