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防治指南 >
一个共识让暴发性心肌炎 救治成功率提高到95%
2019-09-26

  明明确诊的是普通感冒或者普通流感,可最终却没能救治下来,而且类似的流感、感冒致死案例往往易发于青壮年群体和平素身体素质不错的群体。而类似的小感染致死案例,要么是源于感染引发的重症肺炎,要么是源于感染引发的暴发性心肌炎。其中暴发性心肌炎的救治成功率在大医院一直都徘徊在50%左右。

  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由汪道文牵头,会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心内专家推出暴发性心肌炎专家共识,救治成功率可达95%以上,这一医学难题已被较好克服。14日,同济医院心内科汪道文教授在广州巡讲中国首个“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这一套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已将暴发性心肌炎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5%以上。

  致命性“感冒”

  险夺走两个孩子的妈妈

  在汪道文近期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症状治疗患者中,一名27岁年轻妈妈的案例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位年轻妈妈生活在农村,家里有两个孩子,平素身体素质非常不错。可就是6月份的一场感冒,让她的病情一直迁延到濒死的状态”。

  汪道文表示,在感冒早期,这位年轻妈妈有轻微发烧,腹泻。在连续感冒药、抗生素治疗五六天后,她的病情却一直持续性加重。“暴发性心肌炎的一大特点就是感染引发的疾病持续性加重,进而出现胸闷、气促、心慌等症状。反映到她身上,就是感冒相关疾病持续严重,直到出现休克、昏迷”。

  基层医院求助于汪道文,了解了其详细病情、病程、病史后,汪道文建议医院立即将女患者紧急送往同济医院心内科。“转到医院时,患者已经处于休克状况,正常人至少90毫米汞柱以上的血压,她送来时只有40-50毫米汞柱。”

  专家们立即按照指南要求的做法,为其上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通过植入体内的一个球囊的收缩、舒张来辅助孱弱的心脏收缩,以提升心脏的泵血、灌注,“她的病情过于严重了,即便使用了这一方案,女患者的中心血压依然只能达到75毫米汞柱的水准。”

  类似的血压过低,患者的血液循环就严重受限,无法支撑住一个成人的正常需求。在利用这一球囊将血压抬升上来后,治疗团队又立即为患者上了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用这一高端、昂贵的设备部分替换心脏的功能,辅助循环。“患者第二天就苏醒过来,血压、循环逐步得到改善。而在稳定其血液循环后,针对心肌炎症的治疗同步跟上。在使用了ECM O6天后,终于撤机”。以生命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救治,最终让这个年轻的妈妈转危为安。

  该重度致死性疾病

  更为偏好青壮年群体

  汪道文教授介绍,暴发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另外,也有非病毒性引起的暴发性心肌炎,主要由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毒性、药物过敏等引起。

  “药物毒性以抗肿瘤药物为主,例如抗癌神药PD-1,有数据显示,由于缺乏好的救治方案,该药引起的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达到46%。”

  据悉,暴发性心肌炎发作时,在两周时间内,即经历病毒感染、大量复制,引发炎症介质和免疫反应,炎性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引起“细胞因子风暴”,从而带来心肌细胞损害。“病人往往很快会出现严重心衰、循环衰竭如低血压等。”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暴发性心肌炎虽然从2岁到82岁人群都会发生,但病例统计显示,该重度致死性疾病更为偏好青壮年群体。

  “由于在短时间内产生暴发性的心脏损害,不能及时代偿心肺功能,暴发性心肌炎是心肌炎的最危重类型,占急性心肌炎总数的4-5%。”汪道文教授介绍。

  据2015年对心脏疾病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人数为每10万人中有41.9人。职场人常常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过度运动、过度减肥而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40岁以下的青壮年人群是暴发性心肌炎的高发人群,约占到心脏猝死人数的70%,且有增长趋势。青壮年人群的自身免疫力更强,当受到病毒侵犯时,自身的防御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更损伤自身的心肌细胞。

  流感致死病例

  半数原因在于心肌炎症

  汪道文教授指出,暴发性心肌炎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冬春季稍多,这与流感的高发季节有一定重合性。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暴发性心肌炎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有的病人表现为不发烧或低烧,但周身没力气、不思饮食、轻度腹泻等,算是稍微特异性的症状。”

  专家提醒,如果感冒了几天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乏力加重,出现憋闷、胸闷胸痛、头晕乏力、食欲下降、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就要高度重视,及早就医。”

  在2015年以前,国内对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大多参考西方指南,由于国外对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治愈率并不高。

  2014年6月开始,汪道文团队开始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总结出一套“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汪道文说,该方案的特色是以心脏器械辅助支持治疗为依托,加上激素等药物综合治疗,尽量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目前数据显示,该方案让死亡率下降到5%以下,救治成功的患者,极少出现心脏后遗症,复发率也极低。

  “使用这一套方案,同济医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暴发性心肌炎病例,最后只有2例死亡。”汪道文教授介绍,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近期使用这一方案,也令一名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成功获救。“类似的方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国内医疗中心应用也颇为成功,从共识推出后的情况来看,收治的20多例病患,全部获救。”

  全新方案并非一定都要用ECMO

  救治成本更为经济高效

  据悉,中国首个“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7)”,由汪道文牵头,集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大学附属医院的30余位知名专家的集体智慧,经过近5年的反复实践、多次修改,数易其稿共同编撰完成。共识的提出可为广大的医生提供有效、标准的治疗指导,提高治疗成功率,挽救更多年轻患者的生命。汪道文提醒,及早治疗是逆转暴发性心肌炎的关键环节。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合并明显的乏力、气促、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切不可耽误病情。

  这一套救治方案提倡给心脏“减负”,包括绝对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和严密监测,补充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在药物治疗方面,需要抗病毒治疗、相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配合使用抗生素。循环支持方面,则提倡积极氧疗和使用呼吸机,包括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以及体外肺膜(ECMO)。

  汪道文表示,相对于方案推出前的国际、国内通常做法,该方案还有更为经济高效的特点。在此之前,救治的主要渠道就是用高昂的ECMO或者心脏移植,绝大多数的救治患者不用上ECMO。“ECMO使用起来,耗材费用需要6万多元,每天的系统维护费用还需要1万多元。而心脏移植的费用就更为昂贵。而使用这一方案,一天的维护费用在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