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2017世界心脏日:连续心电监测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手段
2019-09-02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凝聚力量,传递爱心”,旨在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刚刚发布的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SCD)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 而其中60%以上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患者不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抢救治疗,提高高危人群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意识和打造预防心源性猝死的第一道防线刻不容缓。

  连续心脏监测为心脏猝死患者赢得宝贵就诊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李毅刚主任介绍,“心源性猝死是异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一般为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导致迅速死亡,媒体中时常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报道,很多公众人物,甚至医学同道,都因此离世。”李毅刚说:“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脏疾病表现,但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迅速、无法预测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相当数量的患者是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

  以心室颤动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为例,除颤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到11分钟后约10%,而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心脏骤停大于4到6分钟,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李毅刚强调:“公众不必对心血管疾病心源性猝死盲目恐慌、谈虎色变,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心源性猝死是可以预防的,有效手段也很多。 比如不间断心电事件监测就是预防心脏猝死的有效手段,通过连续、有效监测帮助医生及时、准确的明确诊断,为高危人群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以不明原因反复晕厥并伴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诊断为例,心电图所传递的信息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数患者病因复杂,一次性标准心电图难以有效地捕捉做出诊断的准确数据,而动态心电监测(Holter)虽然可以提供长达24小时的连续数据,但其在患者工作、生活期间难免会受到各种干扰,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诊断困难。

  据了解,“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的出现很好的完善了既往心脏监测领域的不足,同时也提供了更加有效、可靠的临床诊断数据支持。这类监测仪器的优势在于信息精准,对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可准确记录房颤、室速、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等事件, 可同时特征性检测房颤;可连续使用3年,最多储存一个小时左右的心电图资料,足以记录保存心律失常关键信息;对于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有研究显示,其诊断率为常规院内心电图监测的6.4倍,其可以帮助78%的患者明确诊断,因此2009年晕厥管理指南中指出,植入式心电监测为怀疑心律失常患者的I类适应证。

  传统动态心电图设备示意体积较大,不便携带;新一代的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小巧精细,体积约1.2立方厘米,重约2.5克,植入后并不影响核磁共振(MRI)检查

  李毅刚主任也提醒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晕厥’与公众平常所提到的‘晕倒’、‘眩晕感’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晕厥’伴有意识的丧失,表现为相对突然、短暂、可自行终止、通常很快恢复。不要误将‘眩晕’当作‘晕厥’,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患者一旦遭遇反复不明原因的晕厥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通过连续心电监测对晕厥的病因鉴别诊断,再对其致猝死的危险性做出科学分析,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治其复发、避免发生心脏性猝死。”

  远程随访监测为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及时植入式心脏器械随访信息上传,有利于减轻整体医疗负担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通过植入式心脏器械(CIEDs)进行心源性猝死预防的心律失常患者,李毅刚主任强调患者须遵医嘱定期随访,以确保器械正常工作,如果患者顾虑复查成本过高,不能及时随访,可以积极尝试远程随访和监测网络,通过利用相应设备获取或者读取植入装置的信息,并经网络发送至远程监测中心,帮助医生诊断和处理。这也是美国心律学会(HRS)2015年所达成的专家共识,心脏电子植入设备远程监测应作为所有植入器械患者的标准随访管理策略,并提出将远程监测和每年至少一次的常规随访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并获得了指南最高级别的推荐(I类推荐,证据水平A类)。

  远程随访系统对减轻整体医疗负担就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节约时间和资源、早期发现问题、有助于个体化随访——按需随访、减少费用和负担、给患者提供更高的保障。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为例,采用远程随访系统可以减少边远地区患者45%的院内门诊随访次数,远程随访所需时间也比门诊随访大幅缩短约58%的时间,这对于贫苦地区的患者来说,节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巨大的相关医疗成本,切实为广大患者减轻医疗负担。资料显示,远程随访还可降低约35%的急诊急救情况发生,术后3年再住院率减少约20%,整体住院时间也缩短18%。

  美敦力全球副总裁、诊断及监测业务总经理Nina Goodheart女士表示:“植入式心脏器械需要关注病情的变化,进行随访个体化程控及治疗至关重要。远程管理能使随访信息更全面,使医护人员更早发现患者问题,应用数据更为方便,并能及时、方便处理患者问题,更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美敦力大中国区心脏血管业务副总裁冯东介绍,美敦力MyCareLink远程随访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CIEDs远程随访平台,网络平台安全稳定,数据支持功能强大,患者不需要到医院,就可以将其CIEDs全部的随访资料上传到CareLink网络,方便医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