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信息 >
第九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举行 学界精英共话“心病”防治
2019-07-17

  人民网哈尔滨7月16日电 7月12-14日,第九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被确定为“自主创新”。来自国内各地及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6所大学专家、学者、代表共千余人参加会议。大会连续九年把北方寒冷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列为研讨的重要议题,本届会议的亮点为“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创新转化;把关医疗质量,重视基层培训;七十周年院庆,重视人文传承。”

  本届学术会议是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药理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大会共设有18个论坛、50个专场及11场卫星会议,有255位学者应邀做了学术报告和精彩讲座,有3位院士、6位大学校长和副校长、8位国家级学会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和8位副主任委员专程到会,主持了各个论坛的学术活动。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王元晶、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杨宝峰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所沈倍奋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副院长韩雅玲院士、远东国立医科大学副校长Sazonova Elena Nikolaevna教授、埃迪斯科文大学副校长Wei Wang教授、普渡大学Yokota Hiroki教授做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心血管疾病防治、非编码RNAs与重大心脏疾病、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研究结果报告等前沿话题和最新科研结果。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孙殿军教授主持了会议。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医学科学前沿论坛、2019年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9年第五次常委扩大会议均在本次会议中召开,专家学者主要针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以及药理学科学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创新突破。

 

 

  大会为哈医大一院终身教授、心内科专家黄永麟颁奖

  大会主席杨宝峰院士在学术报告中,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其带领团队通过30余年的系统研究,应用多种动物模型筛选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新靶点,发现一系列离子通道、microRNA、lncRNA是调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键分子,并首次确定非编码RNA可以作为抗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新靶点和生物标志物。杨院士还结合自身学术经历介绍了多种疾病药物研究与转化的最新进展及研究经验。哈尔滨医科大学研发成果——国家1.1类化学合成抗肿瘤多肽药物HYD-PEP06目前已转化,该药是由杨宝峰团队历经10余载,自主研发的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药物,其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发挥去整合素效应,实现了“一药双靶”设计,有望全面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填补了我国化学合成类抗肿瘤多肽药物的空白。杨宝峰院士介绍说:“团队一直都把药物转化作为重点,明晰疾病发病机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研究”。杨院士团队依托雄厚的科研创新实力和研发产品线,迄今已研发出盖中盖、心泰平、大明胶囊、康欣、粘连平等一系列广为人知的药品,在创新药物转化和医药服务等领域为黑龙江省医药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平台。

  大会执行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田野教授介绍了他的团队将声动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研究成果。在《声动力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声动力疗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两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中,目前已有100多位患者(其中包括来自甘肃、新疆、广东、安徽、河北等外阜患者)从中获益。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可明显减轻间歇性跛行症状、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减少斑块面积并增大动脉管腔,疗效显著优于他汀药物,不会引起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不会造成治疗部位皮肤、肌肉、神经等组织的损伤,具有无创性、靶向性、操作简便等优势和特点。从2009年到现在,田野教授及其团队已累计获得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2项国家支撑计划资助;相关原创性成果已在《超声化学》《血栓与止血》及《心血管研究》等欧美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篇,从细胞、动物及临床病人等多方面系统揭示了声动力疗法快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和机制;同时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另有4项发明专利已公开。

  在心血管创新论坛中,与会国内外专家围绕房颤导管消融新进展、心脏保护新机制、自主神经调节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经导管二尖瓣治疗新进展、ACS免疫调节炎症与治疗、高血压的器械治疗、冠心病抗栓治疗进展和展望、声动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十年回顾与展望、心血管疾病研究与药物转化、临床应用的多肽药物及研发进展、心肌梗死后心血管终点的新生物标志物、血管内超声在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磁共振4D 血流技术应用与展望、PI3K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化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等热点、焦点、难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分享,受到了参会代表的高度瞩目。

  会上,周立君教授组织召开了2019年度全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曲秀芬教授组织召开了2019年度全省电生理介入及心电诊断医疗质量控制会议全省百所基层医院的一线医生参会,质控会对过去一年全省的介入病例进行了抽查,严格把关医疗质量关。同时,李为民教授及李悦教授组织召开了第三届龙江冠心病介入论坛并现场开展了手术实况转播。杨树森教授、富路教授、尹新华教授、韩薇教授、陈桂英副教授、李元十副教授及郭晖护士长等专家分别召开了黑龙江省第8届心脏重症论坛、心力衰竭论坛、高血压论坛、心脏超声论坛、心肺预防与康复论坛、结构与肺血管病论坛和心血管护理论坛,通过学术会议的大平台,还对参会的医生进行了全面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培训,为提升黑龙江省的基层医疗水平,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哈医大一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寒地心脏病学会议至今已召开了九届,由最初仅有百人规模的国内会议,发展到现在已经吸引了来自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多国学者踊跃参加,每年参会代表均突破千人的学术盛会,在国际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本届会议中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理学专家共聚一堂,为多学科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通过设立创新论坛,立足寒地心血管病,持续推动心血管疾病医疗的创新转化,面向全球开放融通,实现了互联共赢。在此基础上,针对基层开展质控培训相结合,切实提高基层诊疗水平,更大面积惠及到了龙江百姓。